【新年伊始 南浔区双林绫绢风筝海外订单忙不停】“花者为绫,素者为绢”。
咱们南浔双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绫绢,有着轻如朝雾、薄似蝉翼的特点,是制作风筝的好材料。
临近春节,双林镇新我电商创业园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接到了海内外的大批订单,师傅们忙着加班加点制作绫绢风筝。昨天(1月9日)上午,记者来到双林绫绢风筝制作工场。一进门,大厅墙上挂着五颜六色的风筝,从手掌大小的“掌燕”到1米多高的“扎燕”,形态各异,特色鲜明。一间工作室里师傅们正在认真细致的劈着待用的竹条,另一间工作室里,设计师正在用画笔设计描述图案。
绫绢风筝是纯手工制作,画师庄师傅正伏在画桌上,为风筝勾勒线条,动作极为娴熟。一直以来,绢主要用于代纸作画写字,绫主要用于装裱书画。
该公司负责人沈钰婷告诉记者,为了挖掘绫绢文化,她和父亲到处请教专家学者,了解到80年代双林绫绢风筝的故事,并找到了曹氏风筝传承人徒弟庄根弟,重新开始了绫绢风筝的制作,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,将绫绢风筝推向海内外,远销世界各地。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绫绢风筝,关注绫绢风筝,这不仅是发展一种产业,更是把双林的传统文化推广出去。